特朗普的“标签战术”
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,中美关系备受关注。特朗普之前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50%关税未得逞后,开始给我国贴新“标签”。特朗普团队深知“强硬对待中国”的选举动员价值,通过制造“关税滥用者”标签,迎合保守派选民对“中国威胁论”的固有看法,为后续谈判创造筹码。他一边扬言将关税提高至104%,一边释放访华信号,试图以“胡萝卜加大棒”策略迫使中国让步,这种“虚张声势”战术本质是选举政治的延续。
中方的有力反制
针对美国关税压力,中国反制措施精准有效:对美国农产品、能源和汽车加征34%关税,并限制稀土出口,直接打击美国军工与新能源产业核心。稀土作为“杀手锏”,全球80%产量由中国掌控,一旦断供,将致美国F—35战机停产,电动汽车产业链瘫痪。外交部发言人称反制措施“遵循规则、促进发展”,这种“对等抗衡”背后是中国强大经济韧性,制造业占全球35%,科技人才储备远超美国,RCEP与中欧班列构建的贸易网络成有力反制支撑。
郭正亮的犀利观点
郭正亮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比喻为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”。他认为特朗普撑不过三个月,因美国进口商、出口商及普通民众承受巨大压力。中国商品被征高额关税后价格上涨,美国进口商可能拒绝进货,国内将面临供货压力甚至缺货。事实证明,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关税战已让美国内部压力重重,美国消费者承担更高物价,依赖中国进口商品的企业成本大增,美股遭受重创,民众不满情绪高涨,国内已爆发上千场抗议活动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中新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特朗普竟给中国起“新称呼”?德媒道出反制实情,郭正亮这话太犀利!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